7月29日◈◈★,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等支持下◈◈★,由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全联房地产商会金融工作委员会和万绿信用评价(广州)有限公司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论坛”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ManBetX(万博体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论坛发表的《“十四五”时期的绿色机遇与挑战》主旨演讲中强调◈◈★,“我们每建造1平方米房屋◈◈★,要产生0.8吨的碳◈◈★,中国建筑碳排放量远远高于交通运输业和生产制造业◈◈★。因此房地产建筑业发展绿色建筑◈◈★、减少碳排放形势严峻◈◈★,但空间很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也大有可为◈◈★。”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建筑材料和施工建设占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的29%◈◈★,运行阶段占22%◈◈★。减少房地产建筑行业的能源使用量和碳排放量◈◈★,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之所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负责人梁浩在论坛上表示◈◈★,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包括从建材生产制造◈◈★、建筑施工建设到后期运维整个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
论坛上◈◈★,还发布了由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与《环境保护》杂志◈◈★、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历时6个月联合出品的《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合生创展◈◈★、华发股份◈◈★、荣盛发展◈◈★、佳兆业◈◈★、中建东孚◈◈★、中交地产◈◈★、蓝光发展◈◈★、祥生地产◈◈★、龙光地产◈◈★、首开地产◈◈★、建业集团◈◈★、远洋集团和中国奥园13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位于200万至500万吨之间◈◈★;红星美凯龙◈◈★、金科股份◈◈★、中国金茂◈◈★、金地集团◈◈★、阳光城◈◈★、金隅股份◈◈★、上海建工◈◈★、招商蛇口济公活佛4◈◈★、华夏幸福◈◈★、绿城中国国际绿建筑案例◈◈★,◈◈★、雅居乐◈◈★、中南建设12家房企碳排放总量位于500万至1000万吨之间◈◈★;旭辉集团◈◈★、世茂房地产◈◈★、龙湖集团ManBetx万博◈◈★,◈◈★、融创中国◈◈★、中国中铁◈◈★、中海发展◈◈★、绿地控股◈◈★、华润置地和合景泰富9家房企碳排放总量位于1000万至2000万吨之间◈◈★;富力地产◈◈★、新城控股◈◈★、中国铁建◈◈★、万科集团◈◈★、中梁控股◈◈★、保利发展◈◈★、碧桂园和中国恒大8家房企碳排放总量大于2000万吨◈◈★。
其中◈◈★,保利发展◈◈★、碧桂园和中国恒大3家房企碳排放总量最多◈◈★,分别为2876.3万吨◈◈★、3578.5万吨和5388.5万吨◈◈★。
该碳排放量包括各房企2020年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消耗建材施工建设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用水◈◈★、用电◈◈★、天然气◈◈★、燃油等耗水和耗能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
此外◈◈★,房地产建筑业还会消耗大量的水◈◈★,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废水和污染气体◈◈★。比如2020年◈◈★,禹洲地产◈◈★、亿达中国◈◈★、瑞安房地产◈◈★、大悦城地产◈◈★、绿城中国◈◈★、九龙仓◈◈★、阳光城◈◈★、中国奥园◈◈★、合生创展◈◈★、远洋集团◈◈★、新鸿基地产◈◈★、旭辉集团◈◈★、龙光地产◈◈★、新世界中国◈◈★、华南城和新城控股16家企业的用水量位于100万至1000万立方米之间◈◈★;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中海发展◈◈★、富力地产和龙湖集团5家企业2020年的用水量位于1000万至5000万立方米之间◈◈★;中国中铁2020年的用水量则高达4.5亿立方米济公活佛4◈◈★。而旭辉集团ManBetX万博体育网页版◈◈★,◈◈★、龙湖集团和中海发展等企业去年包括建筑垃圾在内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位于1000万至4000万吨之间◈◈★。
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秘书长梁希在演讲中表示◈◈★,从建筑材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修拆除等全产业链流程都需要注重节能减排◈◈★,其中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未来国家将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欧美和中国碳交易市场均已覆盖建筑行业◈◈★,深圳碳交易市场在试点阶段首先纳入工业和建筑两个碳排放重点行业◈◈★。对于建筑碳交易◈◈★,深圳市核算了350栋大型公共建筑物的碳排放量◈◈★,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均入选◈◈★,碳配额不足的业主需要购买碳配额◈◈★,否则将受到处罚◈◈★,碳配额富余的业主可出售剩余的碳配额获得“碳收益”◈◈★。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清华大学校友会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聂梅生在演讲中指出◈◈★,加快房地产建筑业的节能减排◈◈★,需要加强数字科技和绿色金融的赋能◈◈★,金融监管将倒逼房企进行绿色改革◈◈★,绿色金融更将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动力◈◈★,成为房地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走向“碳中和”的重要后盾◈◈★。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致辞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目前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已经被纳入绿色信贷项目标准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各金融机构也开始探索相关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包括支持绿色建筑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建筑保险◈◈★、绿色建筑主题基金等◈◈★,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比如说中国内地发行的绿色债券用于绿色建筑的占比不到10%◈◈★,而在国际市场上这一比例达到30%◈◈★。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在演讲中指出◈◈★,建筑部门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济公活佛4◈◈★,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ManBetX(万博体育)◈◈★,并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绿色金融应该更好地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在演讲中也表示◈◈★,绿色债券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其中绿色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可达80%◈◈★,债券资金用于优化发行主体债务结构的比例可达50%◈◈★,允许符合条件的绿色投资基金股东申请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入到绿色基金◈◈★。
针对绿建金融与绿色建筑的匹配难题◈◈★,雷曜透露◈◈★,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以来立足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这三大功能◈◈★,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绿色金融的体系建设◈◈★,已初步探索形成了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分别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不断加强◈◈★、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各地的绿色金融创新也不断落地◈◈★。从绿色债券发行区域上看◈◈★,广东◈◈★、湖北智能建筑遮阳◈◈★,◈◈★、北京和江苏四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ManBetX(万博体育)◈◈★,四省合计发行规模已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60%◈◈★。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何华权介绍◈◈★,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4年来◈◈★,广州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在平台建设◈◈★、信息披露◈◈★、融资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成果◈◈★。截至2021年6月◈◈★,广州地区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780多亿元◈◈★,总量居各试验区首位◈◈★。
此外◈◈★,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实现交易累计成交接近2亿元◈◈★,占全国成交额的1/3以上◈◈★,在全国碳排放试点区域里排名第一◈◈★。2020年◈◈★,广州新增民间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已达80%◈◈★。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晖介绍◈◈★,广州开发区已列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区绿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11家ManBetX(万博体育)◈◈★,产值约2364亿元◈◈★,力争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金融科技高地ManBetX万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州绿色建筑的代表项目之一◈◈★,建设之初◈◈★,便着力打造特色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率达100%◈◈★,其中绿色建筑三星级比例达40%◈◈★,共计474栋建筑获得绿色建筑专业认证◈◈★,合计绿色建筑面积达717.5万平方米◈◈★。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又一标志性项目◈◈★,是广东省以及新加坡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经济转型样板◈◈★。
“人民银行也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绿色金融的引导支持作用◈◈★,也要总结济公活佛4◈◈★、提炼这些试点地区的好的经验◈◈★,加以推广◈◈★。”雷曜表示◈◈★。
除了地方政府的实践之外济公活佛4◈◈★,房地产企业也在为建筑业转型积极探索ManBetX(万博体育)◈◈★。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介绍◈◈★,《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报告》显示◈◈★,中海发展济公活佛4◈◈★、万科集团济公活佛4◈◈★、首开地产等2021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前10名企业◈◈★,在2020年的新开工面积高达2.74亿平方米◈◈★,其中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三星级认证的面积为704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设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747万平方米◈◈★,充分显示出头部房企在绿色地产领域的贡献度与集中度◈◈★。
这些企业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的青睐和支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中心副总经理程振华介绍◈◈★,在绿色建筑领域◈◈★,目前有18支绿色债券◈◈★,贴标的14支绿色债券当中◈◈★,绿色建筑类债券共12支◈◈★,其他为装配式建筑类绿色债券和其他类别债券◈◈★。这些债券发行时都做了专业的节能报告◈◈★,披露了绿色建筑或装配式建筑的节能量◈◈★、碳减排量◈◈★、二氧化硫消减量等◈◈★,披露最多的是绿色建筑面积◈◈★,成为实质绿债券的典范◈◈★。
新加坡交易所副总监王敏在演讲中介绍◈◈★,在新交所上市的219支绿色债券中◈◈★,房地产相关行业的绿色债券有34支◈◈★,占比为16%◈◈★。
香港品质保证局技术支援总经理冯学海介绍◈◈★,该局绿色金融自认证计划推出到今年6月◈◈★,已经完成了111个认证个案◈◈★,获认证的绿色金融及贷款发行金额超过250亿美元◈◈★,其中不乏绿色地产企业的身影◈◈★。
“我们看到◈◈★,中国的绿色债券投向绿色建筑领域的比例虽然与国际市场上的差距较大◈◈★,但增长还是相当快的◈◈★。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绿债市场不景气◈◈★,但投向建筑领域的绿债规模较2019年仍翻了一倍◈◈★,主要原因是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在境外发行绿色美元债◈◈★,国际市场绿债特别是房地产绿债接受度比国内高◈◈★,因此2020年有16家中资机构发行了美元债◈◈★,规模总计600亿元人民币◈◈★。”谢文泓强调◈◈★,“境外发行绿色美元债虽然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元的融资渠道◈◈★,但关键在于标准◈◈★,包括认证和披露的框架是否能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主办方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会长◈◈★、投资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祝慧烨表示◈◈★,在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当下◈◈★,以及《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也将会越来越多◈◈★。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